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近47%的人口都有注册社交网络账户。社交网络现在似乎真的成了一张网,无数的人在这个网里身隔千万里却近距离交流、便利地生活,但同时,这张网也正在给这个社会制造“新病人”。近日,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一项研究发现,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会带来六个方面的危害,给健康和社会带来诸多风险。
无数人被社交媒体吸引和“控制”
在微信上,不时有家人、同事、客户“微”你,群里还总有人喊你帮忙“砍一刀”,朋友圈“逛”个没完。在微博上,人们热衷于追星追热点。在短视频平台上,直播购物、自拍同款、看主播秀才艺、分享养生视频……在互联网的加持下,人们的社交行为比过去更加多元丰富了。其实,很多即时通讯的APP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而是集合着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在线办公等服务为一体的信息平台。在这些平台上,自我表达被提升到空前高度,人人都是“媒体”,每一种声音都在社交网络被传播和放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9个小时,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就在此时此刻,有9.83亿人正在使用即时通讯,8.88亿人在看短视频、6.38亿人专注直播,4.69亿人点外卖,3.25亿人在使用在线教育,人人都享受到了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社交媒体也在潜移默化地重塑着人们的生活甚至是精神世界。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学习或工作时,总是时不时地拿起手机点开,看朋友圈有没有新消息;微信、微博里,有人给自己评论点赞,会迫不及待地回复;看到有人炫富卖惨,可能会跟风攻击;在社交媒体里,自己曾遭遇到网络暴力,甚至隐私泄露等。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6月,微信朋友圈使用率达85%,QQ空间、微博的使用率在40%左右。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人已陷入社交网络,可我们却浑然不觉。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汤永隆表示,社交媒体具有一定的心理成瘾机制,每个人表现不一,或轻或重。成瘾受到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比如有的人过度焦虑,回避现实,好奇心强,社会支持不足,喜欢虚拟刺激感等,这类人很容易成为社交媒体重度沉迷者。还有的商家和平台会根据大数据算法,投其所好,让你欲罢不能。
汤永隆说,生活中,我们更多的人是在隐形地被社交媒体吸引和“控制”。人们使用社交媒体,主要是为了认识朋友,找到归属感,和朋友互动,增进情感,及时了解新闻热点。但为什么就放不下手机了呢?这是因为,我们在使用社交媒体时,总是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回报,不知道下一条消息或通知会不会引起朋友圈的点赞,期待所谓的“被肯定”以及“相互点赞”,这种随机性回报使得个体的反应持续更长的时间,成为一种不由自主的黏性使用和网络社交沉迷。
虚拟社交危害重重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过度使用社交媒体还会带来六大方面46种危害,这六个方面是社会交往成本、网络欺凌、低效率、垃圾信息、隐私问题和安全威胁,受访者对46个负面项目中的28个给予了100%的认可。
增加社会交往成本。一是认知成本,如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比如压力、焦虑、抑郁和嫉妒。二是执行成本,比如浪费时间、金钱等。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表示,社交媒体替代了真实交往关系,虽然提高了沟通效率,但延长了使用时间,也助长了不必要的攀比之风。例如,朋友圈炫富,晒豪车豪宅,导致很多人有了仇富和自卑心理,网红打造的虚假美好幻境,也在助长身材焦虑、容貌焦虑。《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一项研究证实,社交媒体依赖对女孩心理危害较大。美国一项研究显示,频繁使用社交媒体的夫妻,更容易遭遇背叛、分手和离婚。
网络欺凌或暴力事件。网络欺凌是由个人或一群攻击者实施的侵犯行为(例如虐待、骚扰和犯罪)。匿名性让暴力变得更猖狂。袁勇贵说:“在门诊,每天都能遇到因为社交网络导致心理问题的患者。曾经有个网络作家来我的门诊,因为在读者群内被谩骂和质疑,她一度抑郁想自杀;有的中学生在班级群里,被老师批评,变得精神消极。”近年来流行一个词“社会性死亡”,简称“社死”,这种“键盘伤害”有时堪称“数字谋杀”。例如,“火车站猥亵小女孩事件”,导致一位与视频上男子很像的网友遭受网络暴力,历经努力才得以澄清。“德阳女医生自杀案”,网友在未知全貌的情况下,群起围攻,更有甚者去女医生单位和家里闹,导致她不堪压力吞下了300片安定片。
工作学习效率低。社交媒体可以帮我们开拓眼界,增长知识,也对工作和学习成绩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最新研究表明,美国大学生花在课堂上的时间约为1/5,其余时间都被社交媒体所占据,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所花的时间成反比。
垃圾信息横行。“垃圾信息”指的是那些让人恼火、心烦意乱的内容,例如涉及性、非法的内容,错误、消极、虚假的信息等。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在调研了27个省市1113位中老年人的网络社群使用习惯后发现,超半数中老年人不知如何分辨虚假信息。袁勇贵表示,虚假信息很容易误导老人和青少年儿童,比如抽奖、弹窗、游戏链接等,很容易被骗。
隐私被公开侵犯。网络信息时代,一些企业、机构甚至个人随意收集、违法获取、过度使用、非法买卖个人信息,侵扰人们的生活安宁,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汤永隆指出,很多社交媒体APP都需要用户“授权”获取个人资料、通讯录、GPS定位等,隐私几乎荡然无存。有的还要人脸识别、登记身份证号、家庭地址,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容易对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安全受到威胁。安全威胁是指破坏机密性、完整性和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可用性。任何损害情况,如信息遭受拦截、信息欺诈和侵犯版权等,都被视为安全威胁。今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信息共享平台总计接报网络安全事件4.9万件。个人信息泄露的网民比例最高,为22.8%,遭遇网络诈骗的达到17.2%,设备遭遇病毒的网民占比9.4%,遭遇账号或密码被盗的占比8.6%。
提升全民媒介素养
当下,社交类APP的数量保守估计已突破27万款。截至2021年6月,我国6~19岁网民1.58亿,占网民整体的15.7%;20~29岁占比17.4%;人数最多的是30~39岁的,占比20.3%。20~29岁年龄段网民对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直播使用率在各年龄段中最高。
袁勇贵强调,社交媒体有很多好处,但不是人人都适合用社交媒体,社交网络更不能完全替代真实的社交关系,这当中尤其要注意重点关爱未成年人群体。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为了更好引导青少年上网,营造积极健康的上网环境,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学校等社会各界应当积极行动。学生应调整社交媒体接触行为,家庭应弱化社交媒体接触氛围,学校应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世界各国都注意到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危害。今年9月,美国Facebook(社交平台)公司暂停其为 13 岁以下青少年打造的“Instagram”(图片社交平台)体验计划。英国出台最严网络新规,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在社交媒体上点赞。澳大利亚拟起草《在线隐私保护法案》,规定社交媒体必须优先考虑保护未成年人,违规企业将面临上千万人民币处罚。
我国在今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审议通过。其中,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等,被归类为“敏感”个人信息。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也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出部署。在执法层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持续开展专项整治。企业则应该提高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的意识,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和咨询人员应了解技术特性会影响用户的数字行为变化,规避潜在负面影响,注意保护用户个人信息,谨防信息泄露。
汤永隆表示,合理使用社交媒体,要做到尽量不耽误学习、工作时间;提高媒介素养,不传播谣言,不网络暴力他人,不侵犯他人隐私;警惕网络诈骗陷阱,谨慎下载各类社交媒体,关闭授权个人隐私的应用程序,防止钓鱼软件;积极学习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规定,了解维权方式,注意销毁带有个人信息的单据和资料,不要随意丢弃。
标签: 社交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