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肿瘤患者对“转移”提心吊胆。担心穿刺引起肿瘤扩散和转移,稍有不适就怀疑转移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尤长宣表示,关于癌症转移,适当警惕以督促自己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是必要的,但过度恐慌其实没必要。为此,他列举了人们对肿瘤转移常见的几种误解。
误解一:
活检穿刺会导致扩散
癌症的确诊最终要靠活检穿刺病理明确。很多患者及家属常有类似担心:认为肿瘤细胞有可能沿着穿剌孔道转移。的确,从理论上讲,对癌、瘤的任何刺激,包括针刺、切除、取活组织或其他检查、麻醉药物注射,甚至用力揉搓和挤压等,都可能造成癌细胞的脱落和扩散、转移。但是,临床上这种概率是极低的。
随着穿刺技术的发展,目前所用的穿剌针大多有套管等防护设计,分内外两层结构,当穿剌针快要碰到肿瘤时,就停下来按一下手柄,将带有凹槽的针芯弹出,扎入肿瘤;再按一下手柄,针芯就会回缩到套管内。这个外壳就是一个保护通道,在穿刺针拔出过程中,避免了肿瘤细胞的外漏,对人体施以最大程度的保护。
即使存在肿瘤细胞外漏,也不意味着会形成转移癌。有研究表明,约50%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中存有癌细胞,虽然它们可以进入血液,但难以在血中存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将其杀死或杀伤。只有极少数情况下,漏网的癌细胞才会在机体某些部位“落户”,从而生长为转移癌,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在所有检查中,包括穿刺活检在内的病理活检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穿刺活检后会进行常规治疗,即使有转移风险,也完全可以通过治疗来抵消。
误解二:
吃发物容易转移
肿瘤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晚期常表现为消瘦和恶液质,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治疗效果、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能促进机体的康复,特别是肿瘤患者大多经历了手术、放疗、化疗后,机体状况较虚弱,急需补充营养以修复机体。
从字面上讲,“发”包含发作、诱发、复发之意。“发物”是中医术语,泛指辛辣、燥热、肥甘厚味的食物,如带鱼、黄鱼、海参、羊肉、韭菜、香菜、茴香、荔枝等。一些“发物”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是肿瘤患者的极佳食物,不仅可以吃,而且应该多吃。而传统中医认为,“发物”有可能引发或加重肿瘤病情,应该戒食。
尤长宣建议,在现实中可采取折中的态度,在食物种类丰富的条件下,尽可能不食“发物”;实在想吃的话,仅浅尝而已;在食物种类不丰富或食欲很差的情况下,则不加忌讳。
误解三:
疼痛就是转移
虽然肿瘤转移刺激人体后会发出“疼痛”的早期信号,但并非所有疼痛都意味着转移。疼痛和转移没有必然关系。
癌症患者年龄普遍偏大,很大一部分患者的疼痛不是肿瘤导致的,只有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是肿瘤治疗导致,如胸部术后肋间神经痛、腰椎术后腰背痛、化疗后周围神经炎、放疗后神经痛等,可以通过疼痛治疗有所缓解。
一般来说,遵医嘱按时复查,可以很大程度地保障病情稳定。如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和医生联系:新的部位疼痛或原有疼痛恶化、疼痛未得到预期缓解;除疼痛外,出现任何新症状,如不能走路、不能进食、不能小便等。
误解四:
手术切除了就不会转移
手术切除后,依然存在转移风险。这是因为在恶性肿瘤形成之初,肿瘤的转移其实就已经开始了。只是这样的转移是藏在淋巴管和血管之中、看不见瘤体的“隐形转移”,并不一定会形成转移灶,但若肿瘤细胞转移的部位发展成适宜肿瘤生长的环境,不加以控制就可能会慢慢长出我们看得见的转移性肿瘤。
正因如此,才会有术后的辅助治疗,也就是手术后进行一段时间的放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以杀死身体里可能存在的转移肿瘤细胞,避免日后出现复发转移病灶。同时,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转移病灶,及早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误解五:
跨过5年就不会转移
很多恶性肿瘤早中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预后一般较好。通常,患者复查在前5年更加频繁。这是因为,大部分的肿瘤复发和转移发生在5年内,其中又特别是在前3年。5年后才复发、转移的情况很少,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因此,每年的随访还是必要的。
误解六:
一旦发生转移就没救了
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生了转移,这并不可怕,只要经过积极的治疗,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肺癌,可以采取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化疗是将化疗药物通过静脉输注、动脉灌注和口服等方式给药后进入血液,属于全身性的治疗,对转移病灶有一定的作用。靶向治疗就是使合适的抗癌药物瞄准癌细胞上的分子靶点,实施“精确打击”杀伤癌细胞的独特治疗。免疫治疗就是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使得晚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期从以前不到5%提升到现在的16%,部分患者可以长期生存。抗血管生成治疗就是阻断肿瘤血管,不仅能切断肿瘤的营养供给,饿死肿瘤,还能进一步阻止肿瘤通过血管扩散和转移。
标签: 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