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也被称作缺血性卒中,该病发病率较高,难以彻底治愈,致残率较高,且极易反复发作,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为减少病痛折磨,还需积极采取措施预防。
注意饮食
第一,饮食原则。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制订科学饮食计划,合理搭配膳食结构,营养均衡、清淡饮食,低盐、低脂、低油、低糖,以易消化流质软食为主;细嚼慢咽,少食多餐,定时定量,不可暴饮暴食,不宜偏食和挑食;烹饪用油首选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等;注意补充营养,膳食多样化。
(资料图)
第二,饮食推荐。适量吃坚果类食物;多吃高钾食物,如木耳、香菇、橙子、香蕉等;多吃高蛋白食物,如鱼、虾、瘦肉、鸡蛋、牛奶、豆类及豆制品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油麦菜、胡萝卜、芹菜、黄瓜、橘子、草莓、苹果等;多吃富含维生素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多喝牛奶、果汁等,注意果汁尽量不选浓缩果汁;多喝水,保证每日饮水量,增加排尿次数,预防泌尿系感染。
第三,饮食限制。限制动物油;限制油腻食物;避免酗酒,长期过量饮酒易致血管受损,极易增加罹患脑梗死的风险,所以建议避免酗酒;忌饮咖啡、红茶等饮品。
避免吸烟
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痉挛、血中胆固醇增加等,极易加速动脉硬化,还会导致血管受损。不论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均会增加患病风险,建议吸烟人群戒烟,不吸烟人群避免吸入二手烟。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第一,运动原则。根据身体耐受状况,制订科学的运动计划,坚持有氧运动,坚持体育锻炼,以此增强体质,增加脂肪消耗,减少胆固醇沉积,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不可剧烈运动,不可选择如登山、快跑等运动方式,运动强度适宜即可,可选择如散步、慢跑、打太极、跳广场舞、做柔软体操等运动方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第二,控制体重。体重过高极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从而诱发脑梗死,建议体重超标或肥胖者积极控制或减轻体重。
第三,心境平和。不要生气,避免激动,避免精神刺激,减轻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保持情绪稳定。
第四,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适当午睡,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定期体检
第一,定期复查。若患过脑梗死,建议患者每半年复查一次,重点复查血压、血脂等指标,如此便能及早发现问题并且及时得到解决。
第二,早筛查。建议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中老年肥胖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身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血管超声等检查。血液黏度、血液浓度等异常增高或增强也会诱发脑梗死,建议高黏滞血症患者积极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
药物预防
对于心房颤动的心律失常患者,建议进行抗凝治疗,应遵医嘱使用如华法林或新型抗凝药,并定期监测凝血项、血常规等化验,避免出血。
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脑梗死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及他汀类等降血脂、稳定动脉硬化的药物。
积极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压易使脑动脉硬化发展加速、加重,建议高血压患者尽快接受治疗,积极控制血压。
积极治疗颈动脉硬化。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发现颈部动脉有无粥样硬化、狭窄。若颈动脉存在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狭窄,建议使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若颈动脉狭窄严重,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积极治疗其他原发病。包括糖尿病、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以减少脑梗死发生的可能性。
监测血压、血脂及血糖
监控血压。若没有高血压,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若患有高血压,建议服用降压药物,同时改变饮食习惯,建议低盐低脂饮食。
监控血脂。建议定期监测血脂水平。若血脂异常增高,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同时坚持低胆固醇饮食。
监控血糖。若没有糖尿病,建议定期监测血糖。若患有糖尿病,建议在正确用药的同时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
尽快识别 尽早就医
脑梗死容易反复发作,且极易导致肢体无力、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多种后遗症,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
对于老年人来说,应适当了解脑梗死相关知识,以便能准确识别脑梗死,一旦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语言不清、嘴角歪斜、肢体麻木无力等情况,建议立即就医,及时诊断,尽早治疗。
文/时晓芳(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
标签: